發表文章

花草功效-(金盞花 洋甘菊 玫瑰果 蠟菊)

金盞花~具有很高的抗菌,殺菌效果,作為肌膚問題的治療與創傷之癒合藥對抗肌膚老化的效果也直得期待,在臉部保養上任何膚質都很適合使用 洋甘菊~對於鎮靜,保濕,發汗,抗菌效果都非常好能對敏感肌膚與問題肌膚發揮功效,而香味也可以舒緩精神上的緊張,讓人消除疲勞以及放鬆 玫瑰果~野玫瑰果的果實以美肌效果廣為人知,從對肌膚最重要的保濕到促進肌膚再生與收斂都具功效,可調理肌膚,使老化肌膚恢復彈性,讓乾燥肌膚滑嫩滋潤,是美肌效果滿分的香草 蠟菊~含有大量的橙花酸,平均來說,橙花酸在蠟菊花朵裡成份約40%~70%比例~它能增加膠原蛋白的合成作用,促進肌膚緊實,由內而外緊實細紋!!還能改善肌膚微循環.活化肌膚,抵禦被自由基侵損肌膚,間接預防老化唷~~ 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tw/mimika/article.php?pbgid=20137&entryid=572569

萃取液DIY

做萃取液的方法有兩種:可用BG抽取或是酒精抽取 做法1: 使用BG抽取法 BG(1,3 丁二醇) 事已醋醛合成出的多價酒精 用於抽取植物精華的基本材料 適合給經不起酒精刺激或乾燥肌膚的人使用 製作200ml的原液需要以下材料:BG(1,3 丁二醇)~100ml 蒸餾水~100ml BG:水=1:1 抽取的素材~香草或是藥草:花或葉 10g 果實或是根:15g 做法2: 使用酒精抽取法 用酒精度數在35%以上的酒精來抽取 使用的時候可以得到清涼的觸感 通常建議使用伏特加 因為酒精比BG的殺菌效果高,所以保存期限也比較長 製作200ml的原液需要以下材料:伏特加(40度)~200ml 抽取的素材~香草或是藥草:花或葉 10g 果實或是根:15g 將所有的材料放在瓶子裡,放在陰暗處3周~2個月,最初的一個禮拜要每天混合均勻唷! 2個月後,就可以把抽取出來的萃取液過濾出來了唷! ※ 抽取的素材如果是厚葉或是堅硬的果實,根類,建議先把它磨碎,以方便抽取 ※ 進行抽取的時間不要超過2個月 ※ BG抽取原液的保存期限約8個月,如果以酒精抽取的原液約可保存1年 資料來源: http://blog.sina.com.tw/mimika/article.php?pbgid=20137&entryid=572569

No.33 100%檸檬馬賽皂

圖片
被kilo1982板友生火 http://0rz.tw/4VBl1 讓我真的好像用檸檬汁去融鹼製皂!! 剛好我家又買很多又便宜的檸檬 所以就來試試看! 這次減鹼1% 為的就是怕說 酸鹼中和XD 再融鹼時,也是分段去融 怕溫度飆高太多 所以也有點費工費時 融鹼時的顏色真的讓人驚艷 因為黃色的檸檬汁竟然會變成橘色 這樣真的難料成皂時竟然會變回黃色 這真是做皂的驚奇處! 脫模時,真的很好脫模 顏色又漂亮 超有成就感的 不曉得是不是晾皂後 酸鹼值會降到合用的數值 差不多時間時,用試紙試試搂~ 試紙使用的結果 PH值約為8-9之間 所以用檸檬汁融鹼 真的可行!! 成分表 橄欖油 72% 216g 椰子油 14% 42g 棕櫚油 14% 42g NaOH 41g(-1%) 檸檬汁 117g 檸檬精油 30d 薰衣草精油 30d 廣霍香精油 30d 雪松精油 30d INS:132 製作日期:2009/08/28 入膜日期:2009/08/28 脫模日期:2009/08/29 熟成日期:2009/09/25

No.32 薰衣草苦茶洗髮皂

圖片
這款洗髮皂主要是要洗看看用苦茶油做的皂 它的洗感是如何~? 之前只是在文章上看別人分享用苦茶油做的皂很好洗 所以根本就是讓我生火!! 特別將苦茶油浸泡薰衣草約一至兩個月 大家都知道薰衣草對於頭髮是有益處的! 本來只想單單只用苦茶油來做皂 但是印象中苦茶油跟橄欖油有些類似 所以我很怕要攪拌很久才trace 所以還是習慣性的添加蓖麻油 來幫助加速trace 以後再真正試試看完全用苦茶油製洗髮皂摟 在入膜後隔一天 打算要脫膜前 發現皂的表面真是漂亮~ 還透明透明的感覺~ 豈料... 要開始脫模才發現有夠難脫模的 因為裡面是軟軟的... 所以就等幾天慢慢脫模 不過還是敵不過想要迅速脫模的心 所以旁邊都醜醜的 我想應該是蓖麻油的關係吧 過了好幾天就變成如照片最下面那張 顏色就變得較黃 不透明了 這塊皂洗後也順順的 順帶一提 我還是覺得用鈉皂洗頭比鉀皂好洗 之前洗液體皂時 感覺好澀 不像其他皂所說 鉀皂比較好洗 不知問題是出在哪邊 以後再試一次用鉀皂洗頭看看 成分表 苦茶油(浸泡薰衣草) 45% 135g 椰子油 15% 45g 棕櫚油 15% 45g 蓖麻油 25% 75g 薰衣草茶 117g 真正薰衣草精油 25d 迷迭香精油 25d NaOH 41g(-5%) ISN:133 製作日期:2009/07/27 入膜日期:2009/07/27 脫模日期:2009/07/30 熟成日期:2009/08/27

No.31 絲瓜紅棕皂

圖片
製這塊皂最主要是要送給在我求學階段認識的人 所以又難得的做較大容量 位了製造這大點容量的皂 我還特地用塑膠瓦楞紙板製作模型 (但是無論如何,我還是很想要矽膠模..) 因為杏仁油、酪梨由所剩不多 所以就以這兩種油的多寡作為用油配方標準 雖然用完了很不捨... 但還是不要留太久 之前跟人家合購的精油 媽媽也順便買了~ 所以順便借來用用= =+ 廣霍香,之前有看過說有定香的效用 至今(20090911)聞起來還是有香味 但是還是跟剛開始低入皂時有差別 用絲瓜水完全替代水 這是我想要入皂的材料之一 絲瓜水感覺也像是在炎炎夏日該有的東西 以這個入皂有消暑的感覺^^" 先前做的 檸檬母乳皂 、 榛果母乳皂 有切些屑屑 將它們加入這皂裡 第一次這樣做 所以很期待切皂後的面 不過我好像還是比較喜歡完整不修邊的皂XD (因為覺得皂邊切下來不知道要幹麻..) (另外, 榛果母乳皂 我覺得喜感超好,有滑滑的感覺~) 這塊皂滿耐用 洗到後來剩一點點時 竟然是透明的! 挺舒服的感覺 成分表 橄欖油 30% 180g 椰子油 18% 108g 紅棕櫚油 18% 108g 酪梨油 15% 90g 杏仁油 9.6% 58g 苦茶油 9.4% 56g NaOH 83g(5%) 絲瓜水 233g 依蘭精油 50d 真正薰衣草精油 50d 廣霍香精油 50d INS:140 製作日期:2009/07/26 入膜日期:2009/07/26 脫模日期:2009/07/27 熟成日期:2009/08/31

No.30 檸檬紅茶皂

圖片
經過上一次做的檸檬母乳皂的事件 這次我不敢將檸檬汁放太多... 當初只想著要加檸檬汁 根本就忘記酸鹼中和這件事情.. 溫度太高會將檸檬所含有的維他命C破壞 所以我偏好trace時加 雖然在皂化時溫度也是高的... 還沒試過用檸檬完全替水 不過不知道會是怎樣的情形XD 紅茶列入我用來替代水的名單之一 這是之前我沒有用過的 因為家裡常喝的是綠茶 紅茶可說是很少出現在我家中~ 而呈現的結果倒是挺令人滿意的:D 之前不久買了檸檬精油 就是為了要加入檸檬主題的皂~~ 因為加入了檸檬 所以我很擔心會像上次那款皂一樣浮油 所以保溫的同時我還是去偷偷翻一下 很慶幸的是 沒有浮油拉~ 而且也沒有白粉~~ 做成的樣子 我覺得實在很漂亮 有透明感 根本捨不得切 不過還是切了 用了紅茶也加了檸檬 所以取名檸檬紅茶皂~ 成分表 橄欖油 42% 252g 椰子油 18% 108g 棕櫚油 15% 90g 葡萄籽油 10% 60g 杏仁油 10% 60g 可可脂 5% 30g NaOH 83g(5%) 紅茶 200g 檸檬汁 50g 檸檬精油 50d 甜橙精油 50d 薄荷精油 50d 製作日期:2009/06/21 入膜日期:2009/06/22 脫模日期:2009/06/23 熟成日期:2009/07/23

No.29 檸檬母乳皂

圖片
這也有點算是幫別人製作 不過也算是因為舉辦抽獎活動而製作 檸檬果然是夏天的代表(XD私自這樣認為) 所以把喜歡的檸檬也來替代部分的水 (小聲的說) 一開始的檸檬還真有點貴 不過這次用的是較便宜些就可買的到的檸檬 也很久沒有製作大量的皂 想說攪起來會有些費勁 所以就將成分加了蓖麻油增加trace的速度 當我攪了20分鐘就出去了 一 個小時後回來發現變的有點難攪拌了... 這意味著..........可以入模了!? 其實心裡有點想要趕緊入膜 當我做了其他事情 約1小時後 加入檸檬汁 就入模了....... 不曉得看官(瀏覽我BLOG的人)心裡如何想的 這時我看顏色還滿漂亮的 淡黃色的 所以我很期待脫模切皂時的結果 但是............很晴天霹靂地 冏rz 有浮油 .......我一個用新鮮屋當模型 另一個用我做的模型 用新鮮屋的浮的油較多 不過也沒有多到很多就是了 但是也倒的出一些油.... 讓我想起之前做的 炭皂 的情形 還有點類似 真是令人傷心T^T 後來我想應該是攪拌不足的關係造成的結果 因為我有點趕著將皂做完 顏色到是有點像之前做的 檸檬皂 應該是檸檬的關係吧 皂很軟 但是脫模也不會費工夫 我想因為浮油的關係吧 至少有好脫模的好處= ="" 放了好機天 才切皂 皂也稍微硬了點 之前加入會員送的皂章 拿來試用 還滿不錯的 皂章也是我想了很久很想要 但是又貴 趁著這次得到的用看看 倒是挺令人歡喜的^^ 成分表 橄欖油 34% 244g 椰子油 18% 130g 棕櫚油 18% 130g 蓖麻油 10% 72g 葡萄籽油 10% 72g 酪梨油 10% 72g 母乳 235g 檸檬汁 94g NaOH 98g(-5%) 製作日期:2009/06/14 入膜日期:2009/06/14 脫模日期:2009/06/15 熟成日期:2009/07/15

No.28咖啡家事皂II

圖片
因為自己舉辦了抽獎活動 把手工皂也當作獎品 順便推廣推廣XD 因為數量不夠 所以就趕緊製作 家裡只有三合一咖啡 根據之前的經驗 用三合一融鹼都會溶出渣渣 所以就去買研磨的沖泡式咖啡 用的苦茶油是老媽放久的陳年苦茶油^^" 放著也是浪費 雖然已經過期好久..... 還是拿來用好了 避免浪費.......... 不過做出來的皂 還真是陳年苦茶油的味道.... 用精油都壓不住的味道 或許我下的精油不夠多吧 希望隨著時間的過去 味道可以較淡些... 這次比較神奇的是 當我在油鹼融合時 沒攪幾下 就可以入模了 = =a 真的是有史以來最迅速入膜 印象中之前做的家事皂 也沒這麼迅速... 成分表 椰子油 80% 240g 苦茶油 20% 60g NaOH 51g (-2%) 蘇門答臘咖啡 117g 茶樹精油 50d 製作日期:2009/06/12 入膜日期:2009/06/12 脫模日期:2009/06/12 熟成日期:2009/07/06

No.27 紫草葡萄籽母乳皂

圖片
紫草泡了一個月拿來用的 之前也有做過用紫草浸泡油來作皂 洗完之後 就遲遲沒有在製作用紫草浸泡油作皂了 後來還是被其他皂友分享紫草皂的好效用 又被生火了 ㄏㄏ 打算泡個一年再來做 不過這次是做來送人的 想染點顏色 所以用了一些浸泡油來作皂 再補一些油再繼續浸泡XD 一樣也是用母乳完全替水 其辛苦過程如前幾篇所述 故不贅述 不過很不一樣的就是 母乳在融鹼時都會有脂肪球 又因為跟紫草的顏色大不相同 所以再切皂的時候 有點透明就發現很多黃黃白白的點點 真擔心會影響外觀 不過放久一些 就只有一點點拉 這次也別於以往 用了較多點的葡萄籽油 也滿想有一次作皂能以葡萄籽油為主角 也順便消耗之前買一公升的葡萄籽油 用了母乳還滿期待洗感的 PO這篇時也差不多可以拿來用了 不過現在正在用另一塊 所以還要等些時日 成分表 紫草浸泡橄欖油 90g 椰子油 45g 棕櫚油 60g 蓖麻油 15g 葡萄籽油 90g NaOH 40g 母乳121g 快樂鼠尾草精油20d 檸檬草精油 20d 絲柏精油40d 製作日期:2009/05/18 入模日期:2009/05/18 脫模日期:2009/05/19 熟成日期:2009/06/18

No.26 榛果母乳皂

圖片
這要感謝iam1022板友 用母乳完全替水 做到第三次己經有點熟練了 不過最花時間的還是再融鹼的部分 這個配方再買榛果油時就已經寫好了 只是當初並沒有想到要加母乳而已~ 在前田京子的書上有寫說 可以用100%的榛果油去製皂 所以就用來完全替代橄欖油 體驗一下 榛果油的洗感~ 這塊皂 隔了兩天才脫模 鋪在模型的耐油紙 有一點黏到皂上了 為了讓皂的表面不要坑坑疤疤的 所以就讓黏在上面的耐油紙繼續黏著了....... 呼應前面寫的 想要看看不添加其他添加物 加了母乳會呈現怎麼樣的顏色 看起來粉橘粉橘 感覺很溫暖的樣子 還沒用過母乳皂 所以很期待用母乳製作的皂的洗感 成分表 榛果油 192g 椰子油 54g 棕櫚油 54g 薰衣草精油 20d 茶樹精油 20d 絲柏精油 20d 母乳 117g NaOH 42g (-5%) 製作日期:2009/05/11 入模日期:2009/05/11 脫模日期:2009/05/13 熟成日期:2009/06/11

No.25 母乳馬賽皂

圖片
這也是代製的皂 也是用母乳替代水 有了一次經驗 也比較好拿捏用母乳做的皂~ 做這塊皂時 逢我媽在煮菜.... 所以打算隔水加熱時 要等我媽把飯菜煮好才行 所以真的做皂做不對時機XD 跟我媽搶著瓦斯爐用 所以也弄了較平常久才進行油鹼溶合 上一篇忘記說 用母乳融檢 顏色變的很黃 感覺很漂亮 因為加了艾草粉 所以製成後的顏色 看不見單單因母乳而產生的顏色 感覺著時可惜 期待這塊皂的喜感 與下次製母乳皂的顏色~ 成分表 橄欖油 432g 椰子油 108g 棕櫚油 60g 母乳 247g NoOH 83g 艾草粉 檸檬精油 10d 薰衣草精油 10d 茶樹精油 20d 薄荷精油 40d 製作日期:2009/05/05 入膜日期:2009/05/05 脫膜日期:2009/05/07 熟成日期:2009/06/02

No.24 異位皮膚炎母乳皂

圖片
根據網路上找到的配方 稍做修改製作 這塊皂是代製皂 集合了我第一次代製 也第一次使用母乳 雖然之前有做過 牛奶皂 不過當時是使用兩段式融檢 到最後要trace時才加入牛奶 而這次第一次使用母乳完全替代水 其過程倒是有些麻煩與費時 要努力將結凍的母乳打碎... 為了防止再融鹼的時候溫度迅速升高 除了多加一層冷、冰水協助降溫 一下子也只加一部分的氫氧化鈉 分做多次融鹼 要注意不要使溫度飆太高 比做用水融鹼要費時點 加了艾草粉 用來避邪~ 希望使用效果會不錯~ 成分表 橄欖油 180g 紅棕櫚油 60g 椰子油 120g 甜杏仁油 120g 酪梨油 60g 乳油木果脂 60g 母乳 233g NaOH 79g 艾草粉 製作日期:2009/05/04 入膜日期:2009/05/04 脫膜日期:2009/05/05 熟成日期:2009/06/01

NO.23 金溥榛皂

圖片
做這款皂的隔一天 對我來說有一場重要的活動 不過一陣子沒有做皂 真的讓人心癢癢手癢癢 所以就開始做皂了 這塊皂的配方 在我之前買榛果油時就寫好了 另外加入金銀花和浦公英粉 是因為突然想到的~ 之前也搭上金銀花和浦公英粉的熱潮 當時順便買下來的 後來想說也可以入皂 但是總是忘記也可以加入金銀花和浦公英粉 有想過金銀花和浦公英粉入皂到底會有怎麼樣的呈現 也是很令人期待 不過金銀花和浦公英粉有結粒 所以不能攪拌的均勻 但結果也令人滿意~ 脫模時感覺有點軟 以前的話 應該會脫得很難看 改用自製模型+耐油紙 比較好脫 隔了2-3天才切皂 發現有果凍現象~ 感覺實在太可愛了^^" 因為沒有馬上照相 所以照片上有點看不太出來 所以有點後悔沒有立即就照 果凍現象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失~ 總是做完皂 就很期待可以使用的時候~ 成分表 橄欖油 72g 椰子油 45g 棕櫚油 54g 榛果油 69g 杏仁油 60g NaOH 39g 水 117g 金銀花+浦公英粉 玫瑰香精 20d 絲柏精油 30d 茶樹精油 30d ISN: 132 製作日期:2009/03/29 入模日期:2009/03/30 脫模日期:2009/04/01 熟成日期:2009/04/30

護唇膏01-酪梨乳油護唇膏

圖片
終於實行作護唇膏了 之前在網路上做很多功課 一直在考慮用油的比例 本來打算用 蠟:脂:油=1:3:3 因為是用棒狀 所以怕會轉得出去 轉不回來^^" 所以改用 蠟:脂:油=1:2:2 晚上10點匆匆開始製作 秤蜜蠟時 有點難度 買的蜜蠟是一大塊 要切實在很有難度 後來就用刀子從邊緣用削的 削了好一陣子才終於有3g 這樣後來拿去隔水加熱 也比較快可以溶解~ 因為製作量不是很大(製作後是四管多一點) 酪梨油一不注意 多倒了1g 本來想跟黃金荷荷巴油各分3g 3g的 油量用太少也真不好倒.... 要入管子時 倒到後來 也真迅速就凝固了..冏 只好再去加熱了... 成形時 還滿期待的 滿滋潤的 至少本來容易乾燥的嘴唇 不再很乾燥了 也亮亮的 加的薰衣草精油似乎不夠 聞不太出來 不過用來隔水加熱的容器真的很難洗.. 用完再製作下一種~ 成分表 蜜蠟 3g 乳油木果脂 6g 酪梨油 7g 薰衣草精油 3d ------------------ 1:3:2 最適合 try try 蜂蠟 可可脂 乳油木果脂 橄欖油 蓖麻油 荷荷芭油

蜂蠟

圖片
看大家分享自己做的護唇膏時 自己也很想做做看~ 發現其實也不難 不過我就只差蜂蠟了 雖然說話化工行也有在賣 不過我比較想要養蜂場賣的那種 感覺最純了 用量不多 也不想買太多 總之我就是買到了 拿到的時候 覺得很漂亮^^ 不過底部有黑黑點點 買家解釋說 "黑色沉積物是天然蠟在溶解過濾時裡頭的殘餘物。 其為自然物質,除了影響觀瞻外倒是沒有任何影響, 製作時會沉澱在底部,如果做護唇膏誤食也沒關係, 那都是天然品,對人體絲毫沒影響。 因為我不過度加熱與多次過濾來破壞蠟的成份, 所以我的產品都是最接近天然品與成份的狀態" 接下來就是期待做護唇膏的時候了ㄏㄏㄏ

NO.22 烏龍茶樹家事皂

圖片
有一天 我跟媽媽去逛逛 逛到美華泰 我看見我媽竟然買了洗衣皂 我就問我媽"為什麼要買 我會做給你阿" 之前因為我阿姨給我媽超級多的洗衣皂 所以我一直沒有在做家事皂 我看家裡的洗衣皂都還有 就都口頭上根問我媽 還有沒有 我媽都說還有 所以就都沒做 因為這個事件 我就開始動手做家事皂 之前做了 咖啡家事皂 那時老媽說軟軟的不好用 後來我才發現 氫氧化鈉的用量要改 這次識相的減量才用1%... 看報章雜誌有報導手工皂的家事皂 除了椰子油就外 就是用芥花油 我也想買 但是量販店等都很大瓶 用不了這麼多 這時真希望媽媽是用芥花油煮菜的... 小瓶的感覺又很貴 所以我就用橄欖油來護手 平常就在泡茶喝 作的過程中 順手將泡的茶拿來用XD 融鹼時 呈現深咖啡 我想說 該不會要變咖啡皂了吧....!? 後來油鹼融合時 開始就咖啡咖啡的 後來慢慢變得很粉的淡橘 感覺還滿特別漂亮的^^ 不過脫模出來 給的驚喜 就是如同一般椰子油做出的顏色瞜 白帥帥 看很多清潔用品都加茶樹 柑橘類的精華 所以我這只加茶樹 果真跟其他的皂很不一樣 好難切喔~~~ 真的很硬.... 但是很有成就感 做好後應該是要過一個月才能用 我都問我媽 會不會期待 但是怎麼問 都看不出我媽有在期待的樣子 真是掃興XD 這次的家事皂讓我的椰子油大失血....... ------------------------------- 突然想起的題外話 當我在保溫每個做好的皂的時候 拿出來的時候總是有一樣的味道 讓我無形中認為皂的味道就是這樣 也納悶怎麼我有加精油 但是要很近才聞得到精油的味道 (雖然我知道精油的揮發快 味道不持久) 後來才意識到 我的保麗龍中還有可可脂在裡面 原來保溫的皂的味道都被可可脂給傳染了 成分表 橄欖油 60g 椰子油 240g NaHO 52g(1%) 烏龍茶 117g 茶樹精油 60d ISN: 228 製作日期:2009/03/02 入模日期:2009/03/02 脫模日期:2009/03/03 熟成日期:2009/04/30

NO.21 乳油木洗髮皂

圖片
這塊皂算是臨時起意才動手做的 不過 其實現有的洗髮皂也用的差不多了 在出門前一小時才起意做的 本來打算先將油秤好 回家在繼續接下來的步驟 不過想要將皂一口氣做好的想法就是耐不住XD 所以就非常迅述的製作拉 之前摔斷的溫度計摔破了 前一陣子跑去第一去添購 順便買蓖麻油 蓖麻油我覺得對我來說是必加的油 被前田京子的書上說法給迷上了XD 其實一個小時匆匆的做 果然太匆促了 其中除了做皂還要為出門做準備...... 到要出門時還不能入模 不過其實我也很擔心 因為加了蓖麻油 會加快trace 因為時間的關係 就放著了 回來的時候 發現有點凝固 本來想說將就一下 就這樣放著吧 不過轉念一想 若是脫模時不能完美的拿下來怎麼辦@@" 最後還是乖乖的趕緊加加精油 然後入模了 表面就變得較不平坦 切開的時候 還有洞洞 想是空氣隨著入模了 就這樣吧~ 成分表 橄欖油 90g(何首烏、薰衣草、迷迭香浸泡) 椰子油 54g 乳油木果 15g 酪梨油 36g 蓖麻油 60g NaHO 41g(5%) 水 117g 迷迭香精油 50d 薰衣草精油 30d ISN: 138 製作日期:2009/02/26 入模日期:2009/02/26 脫模日期:2009/02/27 熟成日期:2009/03/26

左手香汁

連莖帶葉剪下來,洗乾淨(水分儘量甩乾) 切小段丟進果汁機打碎,攪不動時加一點水 打完之後,把渣濾掉,就完成啦~~ 左手香本身滿多汁的,所以水不用加多,這樣 打出來也比較濃,我是這樣做的,參考看看囉 from:JadeChen

NO.20 乳油木紫草皂

圖片
這次沒有用棕櫚油 用乳油木果脂來固定形狀 用了25%的比例 不曉得會不會太滋潤^^" 冷的天氣也將要過去 這塊皂要等到冬天再用吧 做這塊皂發生了點倒楣事 在融乳油木果脂成液態時 發現有雜質 之前有溶過一次沒有這樣的情形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我買的這個乳油木果脂 是沒有精緻過的關係 本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說就算了 後來還是將這雜質給過濾掉了 多花了些手續與時間 後來在收拾時 不小心摔斷了一個溫度計.... 以後先將就一下 都用同一支吧... 在我有限的粉類中 我覺得碳粉讓我覺得最能染色的感覺 就是粉粒比較細 我想我比較偏好這樣的感覺吧^^" 後來決定用紫草根粉 想要有紫紫的感覺 不過剛染起來看似黑色 我還在想這就跟碳粉一樣了 不過還是看得出來有不同的感覺 成分表 橄欖油 111g 椰子油 54g 乳油木果 75g 葡萄籽油 30g 葵花油 30g NaHO 41g(5%) 水 117g 絲柏精油 20d 檸檬精油 30d 迷迭香精油 15d 茶樹精油 15d 薰衣草精油 20d 紫草根粉 ISN: 129 製作日期:2009/02/01 入模日期:2009/02/01 脫模日期:2009/02/02 熟成日期:2009/02/25

苦茶油

圖片
很久之前酒很想要買苦茶油 想用來洗看看感覺 外面看到的都賣得很貴 $500上下吧 買不下手 過年期間 去了青八坑 那邊有很多賣茶葉的 也有賣苦茶油和茶籽油 問了一家 說苦茶油賣350 茶籽油賣500 跟她說我要用來做皂 就說不用買太好的 就給我苦茶油 後來算我300 我想也OK拉 就買了 還滿高興的 想買也想的有一年多了吧 我想 可以賣到這樣的價錢 可能不是第一道油吧 不過還是令人感到興奮 有點迫不急待想用來做皂:P 下次去的時候 我想要買茶籽油來做皂看看 這大概要等一年以上的時間才會買吧... 好期待喔~~